翠佩轻犹触 古筝拨弦鸣 三遇国风经典

发布日期: 2022-12-02   作者:   浏览次数: 10


 

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”

 


 

1123日,在李商隐《锦瑟》的带领下,罗晶老师将我们带入了第三场“民乐”课堂——古筝的世界。古筝发展历史悠久,音域宽广、音色优美,罗老师因地制宜,将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,自述、展示与尝试,让在座同学深刻感受到“古筝的魅力”!

 

活动掠影

古筝的发展类似于上节课周老师带来的琵琶,历史悠久、流派众多。罗老师从现存的古筝起源开始,向大家介绍了古筝可能存在的几种起源,如“分瑟为筝”、“筑演变为筝”的起源学说。罗老师也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,对于古诗词中记录的有关筝弦数量、演奏技法,以及表演者的服装、神态等,对于古筝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和借鉴。

 

罗老师也在介绍的过程中,将古筝的声调特色及历代名曲与古筝发展结合在一起。而早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,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,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浙江、山东、河南、客家、潮州等流派,而罗老师也亲自演示,将各流派的特色尽数展示,加深了大家的理解。而罗老师也提到,中国古乐器的发展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,也与当地的文化密不可分,古乐器的流派一定是吸收了本地特色才得以延绵不断、长续发展。

 


 

在讲解过程中,罗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了古筝在历史上留下的名曲,如为人耳熟能详的《高山流水》,流传广泛、影响深远的古曲《渔舟唱晚》等,而罗老师也在现场向同学们演奏了这首曲目。而在民乐团同学的展示下,大家也感受了不同曲风的《春到湘江》与《行者》,认识到了来自古筝的温婉与磅礴。

 


 

几曲奏毕,罗老师用一曲《沧海一声笑》古筝曲向大家发出了邀约,让大家亲自感受古筝筝弦拨动的震颤,感受来自古筝的独特魅力。

 


 

文字 | 解涛

照片 | 解涛、沈杰怡

指导 | 张长军



Baidu
sogou